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石榴如火小说石鸿韬石柳(已完结全集完整版大结局)石鸿韬石柳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

石榴如火小说石鸿韬石柳(已完结全集完整版大结局)石鸿韬石柳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

2023-11-17 07:37:45    编辑:超越小说    浏览:85
  • 石榴如火

    小说《石榴如火》,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石鸿韬石柳,也是实力派作者“寒枫1”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石鸿韬和石鸿鸣是本家堂兄弟,从小一起上私塾。石鸿韬天资聪颖,后来成了大学教师,石鸿鸣则去了台湾。从此,堂兄弟两人天涯两隔。 解放后,石鸿韬被错划成右派,自由恋爱的夫妻两人被遣返回乡,在农村二十多年的艰难岁月里,受尽了千辛万苦!但无论处于何种逆境,石鸿韬钻研科学、为民造福的愿望矢志不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石鸿韬的名誉,同时它的研究成果也开花结果了,他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大学,继续发光发热。在亲人的坟地,他意外的见到了当年陷害他的同事,同时,也见到了回乡做慈善的堂弟石鸿鸣,大家无不感慨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老泪纵横,唏嘘不已——...

    寒枫1 状态:连载中 类型:资讯
    立即阅读

《石榴如火》 小说介绍

《石榴如火》是作者“寒枫1”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穿越重生,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石鸿韬石柳,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先生一愣,不禁脱口说;“妙啊!”听到先生表扬自己,石锁非常高兴地望着先生,两眼放着光,脸上泛着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石锁,你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看到石锁的进步,先生也高兴异常,想听听石锁的心理。“我……我……”石锁顿时脸憋得通红,讷讷的说不出话来。“说不出来不要紧,不要紧,不用紧张,能对出来就...

石榴如火第3章 爱才心切 回顾艰辛求学路在线免费阅读 免费试读

石头“狡黠”地回答道:“先生,我不舍得吃蛋清,留给先生吃。”

两个孩子都愿意吃蛋黄,本来是把不愿意吃的蛋清给了先生,到了石头这里就成了“不舍得吃蛋清,留给先生”了,这话出自这么丁点的小孩之口,先生想这孩子头脑太灵活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看着聪明机灵的小石头,李贤廷老先生又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好像又回到了自己的孩提时代,从石头身上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先生的童年正处于清朝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国破家敝,民不聊生,当年的一幕幕情景情不自禁地浮现在自己的眼前。

李贤廷的家乡是距离石家屯有十里地的李家屯。自己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学习,只要能借到一本书,就像得了宝贝似的爱不释手。据说,当初李贤廷刚满月的时候,家人让其“抓周”,就是在其周围早已放好粉盒、镜子、毛笔、书本、吃食之物等,看他喜欢抓哪样,就代表将来有哪方面的出息。结果小小的李贤廷一把就把书本抓在自己怀里,再也不放开,任凭家人怎样往外抽拉,他就是不松手,家人只好任其抱着书本玩耍不停。长大后,果然如家人所愿,小李贤廷热衷学习,酷爱读书,可李贤廷的父亲去世的早,只靠母亲那单薄的双肩无法支撑起摇摇欲坠的家庭,家里非常贫困,不仅无钱供应他上学,就连粗茶淡饭也难以为继,经常是吃了上顿无下顿,一般情况就是“糠菜半年粮”,有点粮食能吃到过年就不错了。每到过年,要账的、催债的都找上门来,过年就是过关,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春节叫做年关的原因吧。

李贤廷记忆尤深的是每当过了年,到了第二年春天,那是日子最难过的时光,那真是青黄不接啊!仅存的一点粮食已经荡然无存,新的谷物还没到收获的时候,可人们的肚子还在挨饿。那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无时无刻不有的饥饿感。孩子还好,总还有点童年的天性,只要有一点力气就会不停地疯玩,饿了就只知道跑回家向大人要吃的。可怜做母亲的没有东西给孩子吃啊,总看到她那病弱蜡黄的脸上挂着无能为力的绝望和忧愁。她自己受苦也就忍了,最难受的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忍饥受饿而毫无办法,只得天天起早贪黑到田野里挖野菜。到后来,挖野菜的人太多了,根本挖不到野菜了,就扒榆树皮晒干再磨碎拌上野菜煮粥吃,好的人家能撒上一点点粗面,那就是打牙祭了。再到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搞到吃的了,就到麦田或玉米地里采摘还没成熟的麦子或玉米,连同麦糠和玉米骨一起碾碎熬熟了吃,这是救急啊!已无暇顾及由此造成粮食减产而形成的更加严峻的后果了。

若是遇上个天灾人祸的,更是艰难度日,有时人们实在没办法了,就吃树叶、观音土、房屋顶上的帔草充饥。有一年,因涝灾地里庄稼大部分绝产,春暖花开的季节,吃穿不愁的时候很是浪漫,在饥荒年头却像花色最鲜亮的毒蛇,危险性更大,无时不在吞噬着人们的性命。诺大的一片花花绿绿的田野里,一切都刚刚萌芽生长,都还不到结子收果实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可以充饥的东西。

有一天李贤廷饿的到处找东西吃,他那尚存一丝气息卷曲在角落里的老娘有气无力的说:“贤儿,你看看炕头上席的地瓜苗,不管它长不长成了,你扒地瓜母吃吧。”地瓜母就是已经发出了地瓜芽还埋在土里的地瓜,这时的地瓜营养成分已经供应给地瓜苗了,地瓜母成了糟糠瓤的了,既缺乏营养又没有味道,吃起来像嚼块烂木头一般。再说,吃了的话,以后就没有苗子再种地瓜了。可顾不了这些了,李贤廷迅速扒出地瓜母,放到锅里还没等到煮熟,就急不可待的吃了起来。

还有一次,实在饿的不行了,他母亲就从磨坊里的石磨底下,扫出来一点点不知什么时候磨面时残留下来的面渣,做了一点稀粥,又凑乎了一天……那时的李贤廷,瘦骨嶙峋,皮包骨头,整个人就像一个纸片人,三根筋挑着个头。根根肋骨搓板般凸显外露,像刀刻一般;肚皮薄的像封窗纸,都能透过肚皮看到里面的蓝黑色的肠子;条条血管清晰可见。那时的人们都是这样,要么浮肿,要么瘦弱不堪,个个显得头大眼睛大,人们都在度日如年,苦熬岁月。可李贤廷从小酷爱读书。不断地从村民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或说书唱戏的戏词里懂得了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看到家徒四壁,看到衰弱的老娘,年少的李贤廷一面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一面用功读书。

他听说十几里外的一个村子有一位饱学之士,在家里办私塾学堂。他虽然没钱去上学,但他也似乎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门路。闲暇时间,他背上自己亲手种的特产,多次步行到私塾先生家里去登门拜访。一次次真诚的举动和渴望学习的精神终于打动了老先生。这样在私塾先生的帮助下,买不起书的李贤廷就可以从先生那里借书,并且在先生的指导下有步骤地进行阅读学习。难能可贵的是,李贤廷每借一本书,就不辞辛苦的夜以继日地抄写。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具有两面性,真正家中万卷藏书的往往束之高阁,撑撑门面,并不是真正的读书。而像李贤廷这样怀着感恩之心去借来书,又怕人家催着要还,反而会废寝忘食地急于阅读,想想书还给主家再也看不到里面的知识了,就恨不得全部吞下去储存起来,这样反而学的特别好。俗语说“借书不如抄书”,李贤廷亲自抄书,那对学问的理解是多么的透彻!所以李贤廷的学问比在先生家里天天学习的学子们学的都好。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就瞅机会向老先生求教。每当向先生请教问题,李贤廷就像先生的亲儿子一样侍奉在先生家里,衣食起居,昼行夜恭,不嫌脏累,无微不至。懂事的李贤廷自己节衣缩食,总是很大方地给先生送这送那,感动的先生也总是倾囊相授。经年累月,李贤廷就是这样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艰难的求学之路,青灯黄卷,孜孜不辍。“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过着“冬不炉,夏不扇”的清苦生活。

随着日积月累,李贤廷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不仅四书五经烂熟于胸,诗词歌赋也颇有造诣。先生也照着科举的方向给予正确指导,终于在接近而立之年,李贤廷参加了地方童生考试,顺利通过了县试和府试,取得了童生资格。这给了李贤廷很大的鼓舞和信心。接着继续刻苦努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家庭经济情况的不断改善,他也在农忙闲暇时间带着学费到老先生家里不定期的进行连续温习,和学子们一起接受先生的教诲。这样又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过而立的李贤廷又参加了地方院试考试,终于得中秀才。本来他想继续进取,可再要继续深造的话,就得到县学学习,等以后参加每三年在省会举行的乡试,一方面没有那个经济能力到县学学习,另一方面参加乡试的来回盘缠食宿花销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承担得起的,更何况自己母亲年迈多病,需要有人照顾。种种原因,已使他再也无力求学,最后他就以一个秀才的身份闻名乡里。这个秀才身份在村里的身价已经不菲,被老百姓称为饱学之士,见官不行跪拜之礼,在地方上也称得上一方名人了。

李贤廷的不寻常的经历闻名十里八乡,都争相请他教自家子弟,于是就有了来到石家屯给石万隆家当独师傅的这段经历。

李贤廷的思绪从自己的故乡李家屯又回到了他的第二故乡石家屯,他除了热爱着自己的家乡,还非常喜爱这个贤才辈出、风景独特的村庄,已来到这里度过了三四个春秋了。

过去的村庄大多是以姓氏命名的,石家屯也是这样产生的。明朝洪武年间,山西省先是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涝,后又连续不断的大旱。大灾之年人心不稳,强盗肆虐,土匪横行,百姓难以糊口,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一石姓人家被迫离乡,一路逃荒要饭,辗转流落到到这个地方。发现此处周围几十里没有人烟,就选了个高处建了几间草房,算是落户了,起名叫“石家屯”。后辈们也没有人再回到山西老家的,也就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只听老辈们流传说“我们的老家在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下”,人们也就把它当作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了,谁也不管真假,眼下的生计才是人们最关心的。

屯子不太大,总共有百十户人家,三四百人,大多是石姓。不知什么年间,人们在村子周围修了一圈围子墙。就是围着村子挖一圈深沟,用挖出来的土在靠近村子的一侧筑起高墙,这样挖出的壕沟连同高墙一起就形成了一道保护村子的屏障。在南北两个通往外界的方向各设一个大木门。白天门开着,方便人们进出;夜间由专门的更夫管理各门,进出得需要审查。再排班由村里的男丁到分管墙段上执勤,这样一来,那些想来祸害村子的兵匪贼盗等就无饥可乘了。

当然,这圈围墙还具备了疏导和拦挡洪水的功能。石家屯地处潍胶平原偏北方向,处于南北纵贯的五龙河、柳沟河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每到汛期,自南边来的洪水会顺势向北流去,聚集到这里形成洪涝灾害。由于这里泄洪较慢,久而久之,就成了盐碱涝洼之地。几百年来,住在这里的人们一直和洪水抗争着,想尽一切办法减轻洪水灾害。后来人们自发在柳沟河以西筑起了一道长提,人们称之为“壕”,用以疏导洪水。所以石家屯这片方圆几十里的区域被称为“西壕里”,这里的人们也叫做“壕里人”。守卫着石家屯的这圈围墙自然也就成了保护村子的堤坝,早年的村子就是这样确保一方平安的。村子西北的盐碱洼地种别的不行,只得种高粱,人们就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生生不息的延续了下来。直到解放以后,开始兴修水利,洪水顺着胶莱河迅速流向大海,才逐渐摆脱了这种十年九涝的景象。

如果说村子像一座森然的城堡,村中央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河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条小河南北两端都通过围墙下的涵洞连接外围壕沟。当然,聪明的村民在这南北两个涵洞中用铸铁柱做成栅栏,以防有人从水中穿过。说是小河,其实也只能称得上一条水沟,只是由于其两岸杨柳如烟,鱼翔浅底,清澈如镜,才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龙河”,村民愿意将这条穿村而过的小河看作是一条呼风唤雨的水龙,横亘在村子之中,保佑村子消除水患、旱涝丰收、逢凶化吉。可能因为这种美好愿望的感召,人们非常自觉的维护着小河的环境和卫生。多年的经营,使得这条小河清澈见底,长流不息。人们在此洗衣取水、淘米做饭,梳洗打扮,俨然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生养生息的襁褓摇篮!

站在围墙上俯瞰全村,只见各种高矮不平的平房蜿蜒起伏,星罗棋布地塞满了整个村庄,村中房屋大多是那种土坯墙夯筑而成,为防止土坯墙被雨水冲刷损坏,房屋的外墙皮多数在还是湿泥时就用麦秆一层层粘贴覆盖;屋顶也是先抹泥再粘贴麦秆铺成,这种修房程序叫做“帔屋”,意思是给房屋顶部披上“霞帔”。时间久了,多数房屋的屋顶都呈现出一片腐朽的土灰色。偶尔间杂着几处灰砖灰瓦的房子,那是村中的富户人家的房子,显得非常亮眼。

整个村子的色调是沉闷的,倒是那一团团如云如雾的红花绿树给单调的村庄增添了不少生机和色彩。那团团的红云绿雾萦绕在房屋的周围,漂浮在村子的上空,再衬以蓝天白云,好像一个兰质慧心的村姑在土布粗衣的着装外面随意披了几件花色的头巾,陡生天生丽质和清秀可爱!村子就像有人在一个大豆腐块上胡乱切上几刀,刀痕就是布满全村的歪七扭八的街道,让人看了不得不叹息村子的规划缺乏整体观念,人们的自建房随意性太大。但当视线移到村子中央那条通透南北的“小龙河”上时,人们禁不住会失声惊叫……

小说《石榴如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